水力發電
大甲溪,跟每年4月出巡的「大甲媽祖」可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但是,它卻和大甲媽一樣,默默哺育在台灣每一寸土地的人們。大甲溪發電廠更合併了大甲溪沿線七座電廠而成,成為台灣中部水力發電重鎮。有森林才有水資源,有水資源才有水力發電。台灣林業資源豐富,又有豐沛水資源,成為台灣早期發展水力發電重要的基礎。
大甲溪發源於中央山脈,從源頭到入海口總長140公里,大甲溪的上、中游因水流充沛,從德基水庫以下到石岡約70公里距離落差達1,000公尺,山高水深,成為水力發電的良好條件。
發展史 在1941年日據時代,就開始建造天冷水力發電所,1944年停工。台灣光復後,1948年復工,並在1952年9月21日竣工,定名為天輪發電廠。1960年中橫通車,從此大甲溪流域的森林水資源及電力完成基本開發;之後,台電陸續在此開發系列電廠,1996年(民國85年),台電將大甲溪主流沿線上德基、青山、谷關、天輪(包括新天輪)、馬鞍、社寮及引用大安溪水的百年后里電廠等七座電廠及機組合併成大甲溪發電廠,成為現在的樣貌 |
|
大甲溪發電廠具豐富的水力發電知識,肩負教育大眾的功能 |
什麼?! 原來電廠也能變身為有趣多元的觀光景點
大甲溪電廠除肩負發電功能外也致力於環境保育,這座生態公園的完成將豐富大甲溪流域的生態旅遊內容,為民眾增加一個觀光休閒好去處,以振興地方觀光。
為關懷地方並發展環境教育,台電在民國102年決定將大甲溪電廠轉型為生態電廠,與台中市政府合作推動大甲溪水力發電廠生態走廊旅遊,園區內有「動態展示館」展出魚道影像直播、陳列以特小比例製作的大甲溪流域各分廠電力設施模型,「靜態展示館」則介紹各種綠電的發電方式及電力傳輸的過程,另外,透過「水輪機」讓民眾了解微水力發電方式,成為多元豐富的水力發電教材。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