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p

司馬庫斯:照明革命的部落

 

上帝的部落

座落在新竹尖石鄉,自臺北開車要5個小時才能到達,被喻為「上帝的部落」、「泰雅的故鄉」的司馬庫斯部落,族人原本過著沒有電的生活,夜晚須用火把照明,用油柴、竹子當照明材料。經濟部能源局啟動「照明革命」,藉由司馬庫斯背景特色建置成為全臺第一處照明革命部落,進而推廣至全國,從「節能觀念轉變為節能行動」,不僅造福部落,也讓節能行動遠佈。

「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

 

 

這裡,卻曾經是個被遺忘的部落……

司馬庫斯位於新竹山區雪山山脈主稜的山腰,面朝塔克金溪溪谷,海拔約1500公尺,居民共28戶約165人,全為泰雅族人。部落採自治管理社會福利制度,財產共有,由自治幹部與居民共同經營社區內民宿、果園及生態導覽等多項事業,屬觀光一大特色,現在也成為熱門觀光景點。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只要夕陽餘暉落下,司馬庫斯就變得一片漆黑,二葉松或者桂竹火把,成了當地唯一的照明。直到台電的工程車在1979年開進了部落,他們的夜晚才算真正亮了起來。

「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  

 

照明革命

儘管電來了,但或許是在高山電壓不足,燈光閃爍成了家常便飯,部落裡教室裡的燈光也是忽暗忽明。然而,一場照明革命悄悄地展開,2008年經濟部能源局及工研院協助司馬庫斯進行照明革命,這是臺灣第一個完成照明革命的地方,因為這個革命,司馬庫斯部落每年可節省60%的照明用電,也就是一年可減少約1 2,740公斤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這場照明革命,讓民宿外頭的鎢絲燈,被省電燈泡取代,教堂的十字架,也藉著LED燈散發著光芒。族人的生活發生改變,他們雀躍著說:司馬庫斯雖然是全臺灣最晚供電的部落,卻是第一個有機會掀起照明革命之所在。「黑暗部落」之名已不復存在。

  司馬庫斯位於新竹山區雪山山脈主稜的山腰,海拔約1500公尺,居民共28戶約165人,全為泰雅族人

 

司馬庫斯被稱為上帝的部落,因為當地族人堅信,部落跟上帝簽下了沒有文字的合約,要與 環境要友善,這項照明革命正是與環境友善的具體做法。

原本需要用火照明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族人們雖然還是習慣狩獵的生活,但有了新照明,生活大幅改善。 司馬庫斯部落照明,全部換成LED及節能燈具,成為全臺第一處照明革命部落。

 

司馬庫斯族人與「照明」奮戰史

人類發明了火,從此開啟了人類的文明生活。而從以二葉松、竹片開始,到蠟燭、油燈、白熾燈,司馬庫斯族人曾經與「照明」奮戰了好一段時間,從2008年起,

司馬庫斯族人正式全面享受到LED燈與節能燈具的便利與效益。

 

照明革命推動步驟

司馬庫斯部落大事紀

全台第一處照明革命部落 司馬庫斯力踐節能,部落孩童就著開天窗的光線,在教室內努力學習
back